党群工作
全国生态日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争做大美云南守护者
发布日期:2024-10-15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昆明安居集团及子公司全体员工、公租房住户、惠友&青友,一起学习相关知识,做大美云南绿水青山守护者!


全国生态日设立的背景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形象地揭示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全国生态日是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意义特殊且重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形式设立,彰显其权威性、严肃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全国生态日设立的意义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但如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必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就是用微观“打开方式”,让每个人树立起牢固的生态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此,全国生态日必将激发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行动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生动局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代名词,男女老少耳熟能详,家喻户晓。我们要深刻认识其饱含着的中国智慧。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自然观到“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我们要传承发展,在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同时,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可以这样做

01
节约用水用电

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度电开始。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

培养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提倡使用脸盆洗手、洗脸。衣物应集中洗涤,节省水资源。用完水后,人离水断。



02
绿色低碳出行

提倡绿色出行,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乘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在空气质量良好和距离合适的时候,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主动养成低碳、健康、绿色、环保的出行习惯。

尽量少乘电梯,多走楼梯,节约能源,锻炼身体。绿色出行,始于足下。


03

垃圾分类投放

不随手乱扔垃圾,将垃圾按照分类要求分别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可回收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04
节约粮食

始终节约粮食,始终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反对餐桌浪费,推行"光盘"行动,科学饮食,提倡绿色消费,反对攀比,奢侈行为。


05
节约用纸

多用电子文件,减少打印数量,实施无纸化办公。提倡双面打印,耗材重复利用,需打印的稿件合理排版,尽可能地减少基础错误,避免纸张浪费。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人民日报、新华网

Copyright © 2024 版权所有 昆明安居集团<a target="_blank href=" a="" recordcode="53080202000194"">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194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